close

台廠三大優勢掌握移動通訊裝置


軟板業未來三年


景氣無虞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:鄭威宏


別管平板是否又搶了NB的風頭,或是宏達電可否敵得過三星與蘋果的夾擊,軟板業通吃不變的與改變的市場商機,加上技術提升、日廠競爭力下滑、全球品牌廠尋求中高階第二軟板供應商等三大趨勢下,更加強化台廠中長線營運成長動能。


二○○八年金融海嘯發生後,全球經濟除了新興市場基礎需求持續提升外,能放在檯面「供人賞味」的中長期投資亮點,無非是包括智慧型手機、平板電腦在內的移動裝置需求爆炸性成長,在此同時,更是帶動一大串的台廠零組件供應商營運出現爆發。

其中,為了因應要輕、要薄、功能要強的設計趨勢下,PCB軟板取代傳統硬板的趨勢更加明確,更加使得軟板的需求成長動能優於其他相關的零組件廠,成為長期貨真價實的最大受惠族群之一。


三大市場皆擁強動能


台灣俗語有句話,「三年一運,好歹照輪」,足以說明過去軟板業的生態。時間拉回到二○○三年,當時受到摺疊式功能型手機(Feautre Phone)突然廣受市場歡迎,加上手機設計著重輕薄短小、面板彩色化等特性,造成軟板需求一夕間暴增。無奈的是,豐碩的利潤就在原本PCB廠加入戰局後,軟板供給大增,造成爾後殘忍的市場淘汰賽。

這場淘汰賽持續了約五年之久,過去一線廠毛利率動輒三○至四○%,重摔至一○%左右,二線廠更是出現連續性的虧損。不過,也因為如此,二線廠加速退場後,產業秩序出現明顯好轉。

而且,這次與上次不同的是,軟板業已出現技術上的分界點,多數品牌廠推出的新產品,著重需求走向雙層、多層、軟硬結合板等更高階的軟板,技術門檻不可與昔日相比,不僅加深後進廠商的進入障礙,也成為少數中國電子零件難以在短時間追趕上的次產業。

市場需求方面,近年來之所以軟板需求大增的主要因素,來自於替代性及創造性產品的出現。當中,手機包括了LCD、天線、相機模組、揚聲器、控制板等,都會使用到軟板。

不過,傳統的功能性手機比較需顧慮薄、輕等設計下,一般一台手機所需要軟板約在二至五片,但若發生在智慧型手機時,由於設計的精密度、功能性都勝過功能性手機,使軟板的布線更細、線距更小,因此,每台手機所需的軟板超過功能手機二倍以上,達五至十片。尤其是蘋果的iPhone,不到四吋的大小,卻需塞進相當或更強的功能設計,每台手機軟板的需求更是增至十至十二片。

這種智慧型手機取代功能型手機趨勢的替代效果產生,讓智慧型手機需求已占軟板四成以上,若再加功能性手機的部分,則接近六成,占軟板需求最大宗。


台韓廠瓜分日廠市占


在創造性需求方面,就是平板電腦的興起,雖然壓抑了一部分NB的需求成長力道;但若將平板與NB市場銷量二者相加,仍處於明顯成長的態勢。NB需求量也沒有因為平板的出現而出現負成長,反之,對於軟板的使用卻是一大利多。而且,每台平板電腦的軟板用量約一○至一五片,iPad則為一五至一六片,遠比NB的五至一○片多,也較智慧型手機多上五成,同時占軟板整體需求的三○%左右(加計NB則為四成);其餘的市場像是數位相機部分,同樣也隨著數位單眼相機(DSLR)的推出,造成整體相機軟板市場的需求增加。

手機、NB、平板、數位相機幾乎囊括絕大多數的消費性電子軟板的產值,因此,在各類產品皆出現成長力道時,想當然軟板市場出現強勁的成長力道,就研調機構指出,一一年消費性軟板市場達九二.四億美元,較前一年度成長三一.九%,並且,隨著全球智慧型手機滲透率的提升,以及平板電子消費持續成長之下,未來二年市場需求,仍呈現二成以上的高度複合成長率。

另一個角度來看,過去日商挾帶著過人的技術能力,在軟板中高階市場(雙層、多層板及軟硬結合板)幾乎都是所向無敵,○九年以前,日商的市占率高達五成以上,加上高階軟板毛利率高達四成以上之優勢,軟板業有六成以上的獲利都被日商攘在懷中。

不過,原來日商的技術優勢隨著台、韓軟板業者的急起直追下,市占率逐漸出現了變化,加上○八年以來,日幣出現近三成的升值,反觀,台、韓廠當地的貨幣升值幅度都不大(韓元還逆勢貶值)下,日商的競爭力因而大減,迫使日商開始在海外另尋生產基地。

不過,屋漏偏逢連夜雨,過去日商電子業較偏愛選擇的泰國海外生產基地,去年下半年卻遭遇大水患,市占率第一大的旗勝(Mekron,市占率約二○%)及第二大藤倉(Fujikura,市占率約八%),機器設備及廠房皆受創嚴重,加上去年日本本土的三一一地震影響,包括日商的轉單效應,或是品牌廠加緊腳步增加第二、第三中高階軟板供應商的趨勢都已正式形成,尤其是,韓廠多數供應給韓系品牌為主,較不易跨出韓系品牌廠以外國際品牌廠的接單下,轉單的市場多數進了台廠的口袋。

再者,由於軟板業算是頗為勞力密集的產業,尤其是軟板的後段製程,台、韓廠在中、低階的軟板技術掌握度又較高,市場較為競爭,使得中、低階軟板已由技術財逐步走向管理財,就算日、美廠遠離日本至較廉價密集的國家生產,但賺管理財的能力本來就不是日、美廠的強項(美系軟板大廠Innnovex更因為財務問題而倒閉),反而以管理能力見長的台廠,市場轉為較競爭下,添增了台廠在市占率的增加速度。


台廠的三大長線動能


因此,就軟板的市占率來看,台廠從○七年開始急起直追,成長幅度不僅高於匯率大幅貶值的韓系廠商,一一年市占率更已達二成,加上日系廠近二年新增產能較不積極,今年第一季營收成長普遍僅在○至一五%。反觀,台系廠每年都新增產能普遍達二至三成下,預估今年台廠的市佔率將達全球第二,當中,鴻海旗下的臻鼎(4958),今年軟板營收有望成長一倍下,軟板市占率將從去年的全球第六名,提高至第三名。
整體而言,台廠不僅享有軟板市場需求的增加,加上本身技術提升、日廠競爭力下滑、全球品牌廠尋求第二、第三中高階軟板供應商等,形成支撐台廠中長線營運成長的三大動能,而嘉聯益(6153)高層也對外證實這個趨勢,認為未來三年軟板業的景氣無虞,由日系廠手中轉出的中高階軟板的轉單效應,也將在今年啟動,同時也為投資人帶來短、中期的投資明燈。

此外,軟板業多頭趨勢成形下,過去關於平板是否又搶了NB的風頭,或是宏達電可否敵的過三星與蘋果的夾擊等較為負面的訊息,都將暫時拋在腦後,因為,不論結果如何,軟板業都站上相對有利的一方,怎樣變化都不影響對軟板需求的提升。

而且,據了解,法人圈更是將軟板列入電子次產業的重要投資選項,特別占整體軟板市場需求約二成的iPhone,預估五代也將上市,第三季開始小量出貨,零組件有望進一步刺激軟板需求外,配合iPad MiniNEW iPad的推出與改款都將在第四季前後發生,很有機會炒熱今年下半年的軟板類股行情,值得期待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unwind59 的頭像
    sunwind59

    sunwind59的部落格

    sunwind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