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歷了數次失敗的嘗試之後,英國經濟最終邁上了正確的道路。
英國國家統計局(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)週四公佈的數據顯示,英國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(GDP)較前季度增長0.6%,折合成年率增加2.4%。這稱不上什麼值得吹噓的成績,但確實高於第一季度0.3%的增速。令人鼓舞的是,該國經濟終於全面開花——從農業到服務業,每個領域都為經濟做出了積極貢獻,這種情況自從2010年第三季度以來尚屬首次。
但英國經濟仍“路漫漫其修遠兮”。巴克萊(Barclays)估計,假若英國經濟一直保持金融危機前增長勢頭的話,那現今的GDP水平要比當前實際情況高出20%左右。
英國一直未能走出過度倚賴消費和服務業的經濟失衡陰影。英國國家統計局(ONS)指出,由於建築業和工業產值反復無常,自從2009年以來,英國的經濟增長幾乎全部依靠服務業。與此同時,政府出台了旨在支撐住房市場的政策,但這些政策與超低利率一道,很有可能催生出難以為繼的新一輪房價漲勢。
不過短期內英國經濟料將延續增長勢頭。建築領域有望最終走出低谷,此外即便該行業沒有急速升溫,料也不會再拖經濟的後腿。根據匯豐(HSBC)的說法,2012年建築領域把該年度經濟增速拉低了0.5個百分點。
消費者信心已有所回暖,從而提振了零售業。據德意志銀行(Deutsche Bank)估算,如果英國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(PMI)能維持在56.5,就意味著GDP季度增速或達到0.8%。
即使週四公佈的GDP數據只是剛好達到經濟學家的預期,對於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(George Osborne)而言也是令人歡欣鼓舞的好消息。這不僅為他贏得了政治上的喘息空間,同時也令其更容易擴張財政資金。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(Office for Budget Responsibility)對2013全年經濟增速的估量非常保守,僅為0.6%。
而站在投資者的立場來看,關鍵問題是,經濟復蘇的影響是否會蔓延至企業投資領域。德勤(Deloitte)在6月份的調查顯示,隨著英企人氣的改善,有高達45%的英企首席財務長認為目前是投資的良機,這些企業的大部分收入都來自國內市場。經濟、金融穩定性的改善或許會鼓勵企業進行投資,從而推動龐大的經濟機器再度運轉。
Richard Barley
- Jul 29 Mon 2013 15:03
英國也許真的踏上了復蘇之路
close
在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