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二十年來,日本在全球經濟中一直寂寂無聲。日本深陷衰退之中,情形慘淡,但對於世界其他國家卻幾無影響。
不管怎樣,日本的衰退現在終於開始走向結束。
日本首相安倍晉三(Shinzo Abe)正利用政府支出措施、寬鬆貨幣政策以及針對該國保守型經濟的大規模改革計劃進行豪賭,希望以此避免經濟出現新一輪的增長緩慢與物價下跌。
如果上述“安倍經濟學”( Abenomics)獲得成功,那麼在歐洲經濟低迷、中國經濟放緩的情況下,日本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有望重新成為全球增長的主要引擎。但若政策失敗,則有如富士山高的日本政府債務將垮塌,並對全球經濟造成衝擊。
Roubini Global Economics的資深經濟學家Michael Manetta稱,上述政策失敗肯定會造成巨大衝擊。從資本市場方面看,這一衝擊或類似于雷曼兄弟(Lehman Brothers)的破產。
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, 簡稱IMF) 已經對日本提振經濟的舉措明確給予了支持。IMF駐日本工作組主管Jerry Schiff表示,日本復蘇無疑將令全球經濟受益。在全球增長沒有太多驅動因素的情況下,日本的復蘇將帶來極大益處。
但與此同時,外界對於安倍經濟學挫敗的影響也擔憂漸增。本月,IMF將這一可能性列為全球經濟新風險因素之一。
災難性情況的產生過程或如下:日本國債規模近乎經濟總量的2.5倍,遠高於其他主要經濟體水平。不過迄今為止,投資者仍在以超低利率水平買入日本國債,令後者較能輕鬆應對債務償還。
但是,如果經濟增長未能實現,投資者則可能開始質疑政府的償債能力。IMF首席經濟學家布蘭查德(Olivier Blanchard)本月早些時候寫道,風險在於投資者開始擔憂債務的可持續性並要求提高利息,這將令日本難以維持債務可持續性。
?了避免違約,日本政府可能會對央行施壓,令後者繼續進行購債,這就可能引發惡性通貨膨脹。日本民眾生活水平的大幅下降、銀行業危機再加上利率大幅上升將對地區經濟產生影響,並給已經脆弱的世界經濟帶來打擊。
Schiff稱,日本國債收益率大幅上升將在全球範圍內產生重大影響。
當然,經濟學家們數年來一直在警告日本債務水平不具可持續性,但是迄今為止,投資者並未對警告之聲做理會。這主要是因為,其中高達95%的債務由以節儉著稱的日本民眾通過銀行、保險公司以及退休金持有。
不過,日本國內債券市場很快將飽和,新發國債將不得不指望喜好不定的海外投資者來購買。
三、四年之內嬰兒潮一代將陸續退休,日本家庭儲蓄也將隨之開始減少。
Manetta稱,如果屆時債務問題得不到解決,日本處境將非常艱難,因為家庭儲蓄對國債需求的天然支撐作用將開始減弱。
日本知名經濟學家Takatoshi Ito和Takeo Hoshi在去年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計算,如果日本政府對債務問題不採取任何措施的話,日本國內債券市場可能會在七到十年內飽和。投資者可能會對此產生預期,因此相關風險將提前在市場中呈現。
安倍晉三已經提議分兩階段把日本消費稅上調到10%,由此增加的政府收入將推遲債市飽和的時間,但並不足以穩定債市。要實現後者,安倍經濟學必須成功推動日本經濟的長期增長。
安倍政府已經射出了安倍經濟學“三支箭”中的第一支,任命了一位向經濟大規模注資的日本央行新行長。第二支箭“財政政策”只射出了一半,雖然有財政刺激政策出台,但尚未宣佈增稅減支的中期計劃。
為了維護日本經濟復甦的萌芽勢頭,安倍晉三必須射出第三支箭,對日本經濟進行重大改革。到目前為止,安倍晉三只宣佈了一些“小打小鬧”的改革措施,對激發新的經濟增長活力起不到什麼作用。
IMF希望看到日本經濟出現更深層次的調整,例如鼓勵女性就業、減少解僱年老員工的限制、解除對農業和服務業的管制。IMF希望,這些改革能夠促進就業、薪資和消費者開支實現增長,從而加快日本經濟的增長速度。
因此未來的幾個月將是關鍵,投資者期待本月自民黨贏得參議院選舉後,安倍政府能在今秋出台對日本經濟進行重大結構性調整的計劃。
如果安倍晉三畏首畏尾,安倍經濟學可能遇挫,這只會增加該國業已龐大的負債規模。
安倍經濟學是日本避免債務危機的最佳機會,也可能是最後機會。如果日本發生債務危機,全球復甦進程可能再度受到威脅,日本的成功已經不只關乎日本一國的興衰。
Thomas Catan
留言列表